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天麒路幼儿园
“游”随童心 “戏”探成长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为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促进教师倾听儿童、科学解读和积极回应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与水平,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2023年12月26日,天麒路幼儿园游戏组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
首先是由戴玥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创设戏剧游戏区,老师们纷纷都表示受益匪浅,了解戏剧游戏的发展、戏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戏剧游戏区的调整与更新等等。戴老师还结合了实际的区域活动案例带着老师们更加形象直观的学习,也让大家感受到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从细致的观察到耐心的倾听,教师真正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激发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讲座结束后戴玥老师将自己收集到的KT板、颜料进行了好物分享,并详细介绍了怎么制作戏剧游戏区玩具,组织老师们一起制作,并及时的投放到区域游戏中。
接着我们一起走进了小一班、大一班的教室进行现场观摩,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能做到观察幼儿、读懂幼儿并给予适宜的支持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如何正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合适,当幼儿对当前游戏不感兴趣时老师该如何做等等,都是我们教研的重点。
在对幼儿游戏观摩后,老师们自主分组研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操作,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在研讨中,老师们互相分享、交流共同研讨。接下来,老师们将在放手、观察、追随的自主游戏道路上不断蓄力前行,让每一名幼儿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拥抱快乐的童年!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追随幼儿,在游戏分享、一对一倾听等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从有效性出发,时刻关注幼儿游戏的发展。
游戏有温度,分享有热度。此次区域游戏分享活动即是一次理念的引领,也是一次对自主游戏后续开展的深度探索,是梳理、提升、去“形式化”“表演化”的学习过程,更是寻找“真游戏”的智慧碰撞。